虽然21日是周六,但家住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南关村的杨舒驰凌晨2点就起床了。今年12岁的小杨,要和爷爷、爸爸一起赶到相邻的台州市三门县,参加在亭旁镇杨家村举行的“祭冬”仪式。“好多亲戚一起来,很热闹很高兴。”
21日凌晨3点,杨家村82岁的村民杨成来起身来到杨氏家庙,准备主持当天举行的“祭冬”仪式。在这个村,杨氏村民聚族而居,已有700年的历史。
杨家村的“祭冬”仪式也有约700年的历史,是“三门祭冬”的代表。这是当地聚族而居的村落中,在冬至举行拜冬祭祖的一项民俗活动。
2016年,包括“三门祭冬”在内,“二十四节气—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”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12月21日清晨,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的杨氏家庙举行“祭冬”仪式。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
清晨6点,天色未曙。庙门口鞭炮齐鸣,“祭冬”仪式正式开始。20多个村子的数百名杨姓村民代表挤满了家庙的中庭。他们大多来自三门县当地,也有一些来自宁海、象山、天台等周边县。
“正冠、撩衣、进步、跪拜、兴、再拜……”杨成来用当地方言“喝礼”,参祭人员依次上前敬拜祖先。初献、二献、三献,献果、献肴、献茶……杨家村“祭冬”仪式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拜冬祭祖仪式。
村民把小橘树绑在家庙的柱子上。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
为了办好“祭冬”,杨家村需要提前准备。村民前一天下午要去附近的山泉取来敬祖用的“长流水”,还要砍下一株已经结果的小橘树,上面还要装上苹果、大枣、桂圆。村里的老文书杨小方说,这棵橘树等演“祝寿戏”时要绑在家庙的柱子上,寓意平安吉祥、早生贵子。
供桌上的供品也颇具巧思。杨成来告诉记者,“龙头”是用猪脚做的,“姜太公钓鱼”是用公鸡做的,“老虎”是用羊肚做的,“白象”是用猪肚做的,“眠牛”是用猪肺做的。“冬天到了,牛不耕田要休息,所以叫‘眠牛’。
图为村民在供桌上摆放的自制供品。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
“我们之所以说‘冬至大如年’,就是因为冬至有盛大的祭祖活动。‘三门祭冬’就是祭祀中的‘祠祭’。”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、浙江师范大学二级教授陈华文说,从“祭冬”可以看到慎终追远、不忘根本的中国传统文化。
图为杨氏家庙的“祝寿戏”演出。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
上午七点多,“祭冬”仪式结束,接下来,家庙还要演出“祝寿戏”。21日中午,60岁以上的老人要参加老人宴,品尝寓意吉祥圆满的“冬至圆”。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还可以分到五斤猪肉。杨小方告诉记者,今年有190位老人参加分肉。“我们杀了六头猪,大家高高兴兴地过冬至节。”
“古人认为冬至是‘阴极阳生’的时候。根据这种‘阴阳转合’的观念,人就要顺阳、助阳,调和身体顺应自然,在冬至重视饮食滋补。”杭州师范大学文创与传媒学院副院长、教授袁瑾介绍说,馄饨、团子、年糕都是不同地区的冬至时令食品,在江南一带,还注重用中医膏方进行滋补。
袁瑾告诉记者,冬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帝尧时期,《尚书·尧典》中已经有“敬授人时”的记载。在商代,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定为岁末之月;在周代,夏历十一月为岁首之月,因此,冬至在周代格外受到重视,而在汉代、唐代和宋代,冬至都是官方确定的节假日。南宋时,江南民间就称过冬至为“做节”,有些地方甚至会把冬至看得比过年还要重要。(冯源)